百花花卉谷 > 養花知識 > 植物知識
導航

松樹的文化背景

來源:百花花卉谷 9.45K 次
松樹的文化背景
歷代畫鬆名家
在中國山水畫裏,松樹的表現佔了重要的位置,已成爲一個獨立的題材。
古人畫鬆多以松石點綴山水,在唐代的山水畫中已形成了一種風氣,並出現了很多著名的松石山水畫家,他們把松石作爲山水的一部分,刻意加工,使畫面呈現出“妙之至極”的韻致。
唐代張璪寫鬆,很能用筆法,“常以手握雙管,一時齊下,一爲生枝,一爲枯枝,氣傲煙霞,勢凌風雨,槎牙之形,鱗皴之狀,隨意縱橫,應手間出,生枝則潤含春澤,枯枝則慘同秋色。”而張璪的“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更是被歷代的藝術家所服膺,成爲中國畫論中的千古玉律。 五代後梁的荊浩隱居於太行山的“洪谷”,一面“耕而食之”,一面深入觀察大自然,那“翔鱗乘空”、“欲附雲漢”的古鬆,使他倍感驚訝,“攜筆復就寫之,凡數萬本,方如其真。”
北宋的李成、郭熙,宋代的李唐、馬遠,元代的王蒙,清代的弘仁、石濤、梅清等,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畫家,由於審美情趣的不同,鬆的畫法自然呈現出各異的形態。 唐以前的畫家追求精心描繪理想的真實境界,注重真實物象的再現。而五代以後,畫家們則不但能師法造化,更能中得心源,將生活的感受和鬆的自然變化相結合,賦予鬆以人的品格和風骨,使作品的意境、寓意更豐富、更深刻、更具個性化。 古代畫家經過長期的藝術創造,總結出一整套極完整且系統化的畫學理論,也形成了一個極富特色的藝術程式,它體系完備而又極其靈活多變,反映出畫家對大自然敏銳的理解、對藝術深刻的體會。鬆的畫法與國畫中山石、人物、花卉等一樣式樣豐富,可以說它是一種便於掌握的類型化的處理方法,以利於畫家從紛繁瑣碎雜亂的現實景物中尋找到具有典型性的形式語言。現代畫家,黃賓虹在構圖、立意上,無一點常套,不拘泥古法,不依樣葫蘆。徐湛筆下的勁鬆頂天立地、巍然挺拔、果斷而強悍、迎風冒寒、樹幹蒼勁、松針如鐵,有屹立雄健、剛直凝練、氣雄力堅的特點。潘天壽先生的作品生氣勃勃,淋漓壯闊,屬雄健一派。他所作的《黃山鬆》用堅勁沉着的線條,枝枝如鐵,背景始信峯只寥寥數筆,卻挺俊奇特、品格高妙。《松石橫卷》一株老鬆,盤根石畔,古幹槎牙,神清骨峭,蒼勁的書法題字佔據了畫面的一半,真是“樹如屈鐵山畫沙,筆能扛鼎騰龍蛇”。

鬆畫藝術
松樹具有陽剛之美,它的枝幹更是具有柔中有剛的特徵,鬆的葉羣給人以清脫之感。它是我們民族心目中的吉祥樹,是常青不老的象徵。松樹,有的像虯龍,故稱虯鬆,其枝幹多變,直處坦率,彎曲內含,顯出龍探青山之狀;也有的曲中有直,變化非凡,似蛟龍入海之態;有的巨臂遮天,挺拔剛毅,有拔地鑽雲騰飛之勢也。
松樹是山水畫中應用最多的樹木之一,無論是曠野還是山巔,都生長有松樹。松樹還可以作爲主體形象表現。生長在肥沃平地的松樹高大茂盛,常常挺拔高入雲際;生長在山石空隙的,常常蜿蜒曲折,盤地如蒼龍。它們共同的特點是:生長到一定年齡,枝幹就不再往高處長,而枝多橫出,形成傘狀,“枝如游龍,葉如翔鳳”。畫鬆,首先要“有情而動”,唐末五代山水畫大師荊浩,他見到體態優美的松樹,就“因警其異,遍而賞之。明日攜筆複寫之,凡數萬本,方如其真”。這個“真”,不是形同照相,而是抓住了松樹的靈魂,因此才能描繪出松樹的“皮老蒼蘚,翔鱗乘空”“蟠虯之勢,欲附雲漢”,或“抱節自屈”,或“回根出土”,正因爲荊浩對松樹懷有深情,才能做到認真觀察與研究,悟到畫鬆的妙理。

古詩詞
東晉女詩人謝道韞《擬嵇中散詠鬆詩》
遙遠山上鬆,隆冬不能凋。願想游下憩,瞻彼萬仞條。騰躍未能升,頓足俟王喬。時哉不我與,大運所飄搖。
樂府 豔歌行
南山石嵬嵬,松柏何離離。上枝拂青雲,中心十數圍。洛陽發中樑,松樹竊自悲。斧鋸截是鬆,松樹東西摧。特作四輪車,載至洛陽宮。觀者莫不嘆,問是何山材。誰能刻鏤此?公輸與魯班。被之用丹漆,薰用蘇合香。本自南山鬆,今爲宮殿樑。
魏 劉楨《贈從弟》三首之二
亭亭山上鬆,瑟瑟谷中風。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冰霜正慘悽,終歲常端正。
豈不罹凝寒?松柏本有性。
南朝梁 範雲《詠寒鬆詩》
修條拂層漢,密葉障天潯。凌風知勁節,負雪見貞心。
全唐詩 李嶠
鬱郁高巖表,森森幽澗陲。鶴棲君子樹,風拂大夫枝。
百尺條陰合,千年蓋影披。歲寒終不改,勁節幸君知。

成語
餐松啖柏 餐松飲澗 蒼松翠柏 鶴髮鬆姿 鶴骨鬆筋
鶴骨松姿 刻不容鬆 喬松之壽 松柏寒盟 松柏後凋
松柏之茂 松柏之壽 松柏之志 松筠之節 松蘿共倚
鬆茂竹苞 松喬之壽 鬆形鶴骨 松枝掛劍 歲寒松柏
歲寒知松柏 衣寬帶鬆 玉潔鬆貞 貞鬆勁柏 竹苞松茂

最古老的松樹
北京北海公園團城上承光殿東側有株油松,已有800多歲,當年乾隆皇帝見它濃廕庇日,遂封爲“遮蔭侯”。 在北京市延慶縣的松山天然森林公園,共有十大風景點,“原始松樹林”是其中之一。林中有一棵“松樹王”,直徑有76釐米,已經活了500多年。 
在內蒙鄂爾多斯高原東緣、黃河西岸的黃土丘陵溝塹 區,生長着一株年代久遠的古鬆,其體格魁偉,高達25米, 胸徑134釐米,冠幅14.5×16.4米,材積13.立方米, 樹齡 已近900歲,被人稱作“油松王”。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貴縣南山寺殿後洞峭壁上有一棵古鬆,樹齡已達3000年,被認爲是我國迄今發現的一棵最古老的松樹。雖歷盡風雨寒暑,但一直蒼勁挺拔,繁茂蔥鬱。在崖上刻有“不老鬆”三字,遊人前往參觀,常與古鬆合影,把它作爲長壽的象徵。

松樹名源考
松樹,輪狀分枝,節間長,小枝比較細弱平直或略向下彎曲,針葉細長成束。因此,其樹冠看起來篷鬆不緊湊,“鬆”字正是其樹冠特徵的形象描述。所以,“鬆”就是樹冠篷鬆的一類樹。松樹堅固,常年不死。
文化背景 松樹 松樹的松球養花
相關內容
熱門圖文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