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花卉谷 > 養花知識 > 植物知識
導航

跳舞草 跳舞草百科

來源:百花花卉谷 1.76W 次

跳舞草是舞草的別名,它是豆科舞草屬植物。廣泛分佈於整個南亞及東亞和東南亞的部分地區,在中國主要分佈併產於福建、江西、廣東、四川、貴州、雲南、臺灣等地區。喜陽光,盆栽高約70-100釐米,地栽可達1.5-2米,各枝葉柄上長有3枚清秀的葉片,當氣溫達25℃以上並在70分貝聲音刺激下,葉片兩側生有大量的線形小葉,對聲波非常敏感,在氣溫不低於22℃時,特別是在陽光下,受聲波刺激時會隨之連續不斷地上下襬動,猶如飛行中輕舞雙翅的蝴蝶,又似舞臺上輕舒玉臂的少女,因此而得名。生於丘陵曠野和灌木叢中。喜陽光耐旱,主要分佈在中國、印度、尼泊爾、不丹、斯里蘭卡。

跳舞草 跳舞草百科

跳舞草歷史記載

唐段成式在《酉陽雜知》前卷之十九《草篇》就對“舞草”有過記載:舞草,出雅州(今四川雅安),獨莖三葉。葉如決明(決明亦稱決明子,爲豆科植物),一葉在莖端,兩葉居莖之半,相對。人或近之,則欲(傾斜),及抵掌謳曲,必動葉如舞也。在其它記載中舞草也被稱爲“虞美人草”。明李時珍《本草綱日》卷二十一“無風獨搖草”條,先引用了上述《西陽雜姐》這段講“舞草”的文字,然後明確地指出:“此(指舞草)即虞美人草。”清厲《事物異名錄》一書中也說舞草又名“虞美人草”。《酉陽雜俎》中的“舞草”這一名稱一直沿用至今,爲現代植物學所採用。

跳舞草產地生境

生於丘陵山坡或山溝灌叢中,海拔200-1500米。產中國福建、江西、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及臺灣等省區。印度、尼泊爾、不丹、斯里蘭卡、泰國、緬甸、老撾、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也有分佈。

跳舞草生長習性

喜陽光和溫暖溼潤的環境。耐旱,耐瘠薄土壤。是對一定頻率和強度的聲波極富感應性植物,與溫度和日光亦有關。當氣溫24℃以上,風和日麗的晴天,小葉會自行交叉轉動,親吻和彈跳,兩葉轉動幅度可達180度,然後又彈回原處。當氣溫28-34℃或在悶熱的晴天或雨過天晴,縱觀全珠,數十雙葉片時而如情人雙雙纏綿般擁抱,時而又翩翩起舞,使人眼花繚亂,給人以清新`美妙神祕的感受,當夜幕降臨,它又將葉子貼在枝幹,緊緊依偎着,真是罕見的花卉。

跳舞草“起舞”原理

舞草的“舞動”與其生長環境中的光照、溫度密切相關。這是由於它在進行光合作用中,葉片對水分的蒸騰隨光、溫的變化而改變,葉柄的葉座液壓也就隨之不斷髮生變化,並且,它的葉片還具有對光、溫特別敏感的細胞,能對這些刺激產生間斷性的收縮和舒張,形成了側葉(小葉)的這種運動,以適應生長條件變化時的生理需要。爲了適應原生地的潮溼、悶熱氣候,它在生存競爭中進化而形成這種奇特的運動。當葉片感受到過強的光、溫刺激後,即通過調整葉片的水分蒸發併產生葉片運動,以通風散熱、改善光合作用,獲得適宜的生長條件。

跳舞草繁殖方式

可用播種與扦插繁殖,春、秋季爲適期。通常採用播種法。播種時因種子表面有一層蠟質,水分難以滲入,且種皮表面又有抑制萌芽的物質,必須進行催芽。催芽用幹細沙先擦去蠟質,然後用38-40℃溫水中浸泡,將鼓脹冒芽的種子逐漸挑出播種。3-5月播種當年可開花,5月底播種明年上半年可開花。

種子處理

舞草種子堅硬,外表有光亮的蠟質,在自然條件下需數月纔出苗。因此,爲了達到快速出苗的目的,播前需用曬熱或炒熱的幹細沙輕輕搓磨種子外表的蠟質,使種皮微磨破,隨後用38℃的溫水泡種24h以上(期間可換水數次),再將種子用粗布包裹放在溫暖保溼的地方,待種植發脹,略曬乾,即可播種(凡未泡脹的種子應選出來,再磨擦處理泡脹)。

適宜溫度

舞草播種適宜溫度20-28℃,若各種生長條件不適宜,請勿打開種子的外包裝,應等待恰當時間播種。舞草在理論溫度5-10℃可保存2年,但建議如條件適當因儘早使用。

注意事項

特別注意,在花種的表面最多隻能覆蓋一層薄薄的培養介質,厚度約爲花種直徑的1-3倍,儘量準確,若種子埋入太深,會使種子萌芽變得困難,將噴水壺調至噴霧狀,對其噴灑適量水,用玻璃板或塑料紙蓋於花罐口上,以減少水分蒸發。將花罐放在陰處不見光,記住每天要打開15-20分鐘透氣,花種一般在8-10天左右發芽。等待發芽要有耐心,有時氣溫變化等因素,會對種子發芽時間有影響,請耐心等待。

跳舞草栽培技術

水分

要保持土壤溼潤,但是不能積水。澆水過多會導致根部腐爛。採用葉面噴水或盆內澆水,所使用的水要放置一天後再使用。葉片噴水要儘量避開陽光。澆水時要沿着盆邊向盆內澆水,以盆孔見水爲佳,最好每三天澆一次。

施肥

舞草適生於弱酸性土壤中,無論是澆水還是施肥都要適中,因爲它是觀賞植物,不需要施肥過多,但是不能缺氮肥,可以經常施加薄肥並配合澆水。不能在葉面噴施過濃的肥,以免對葉片有傷害。花果期時多施加施磷、鉀肥。要保留根系上能夠固氮的根瘤。

病蟲害防治

舞草易患炭疽病,可在發病初期噴施藥物進行治療。

舞草的主要蟲害爲紅蜘蛛和蚜蟲,可根據相關性狀施加殺蟲劑進行防治。

跳舞草主要價值

觀賞

舞草葉片具有自然舞動的特性,已應用於園藝觀賞業,是製作盆景的優良材料,觀賞價值高。

藥用

舞草還具有藥用保健價值,全株均可入藥。據《本草綱目》記載,該草具有去瘀生新、舒筋活絡之功效,其葉可治骨折;枝莖泡酒服,能強壯筋骨,治療風溼骨疼。用鮮葉片泡水洗面,可使皮膚光滑白嫩。

科研

舞草是自然界唯一能夠根據聲音產生反應的植物。據科學研究,舞草起舞的原因主要與溫度、陽光和一定節奏、節律、強度下的聲波感應有關。

在常溫強光且無風雨時的環境下,舞草的2片側小葉會不停地擺動,在半分鐘內,每片小葉可完成橢圓形的運動1次,每葉轉動達180度之後便又彈回原處,爾後又再行起舞。

舞草即便在午夜“睡眠”狀態下,小葉也仍在徐徐轉動,只是速度比白天慢。每當夜幕降臨,舞草便進入“睡眠”狀態,葉柄向上貼向枝條,頂小葉下垂,就象一把合起的折刀。隨着晨曦的到來,它的葉腋角度增大,頂小葉被撐開。

如果在舞草進入“夢鄉”以後,將它的頂生小葉往上擡,就會發現它在下垂時仍然保持着一定的緊張狀態。葉腋的角度和頂小葉與葉柄的角度難以隨意改變。它的葉柄上舉、頂小葉被壓下,是由於在頂小葉及整個複葉的葉柄部有一羣細胞增加了膨壓所致;在白天正常狀態下,增加膨壓的卻是葉柄處位置正好相反的一羣細胞。

舞草爲什麼要進行這種“緊張性睡眠”呢?我們知道,植物在白天進行光合作用時,葉片採取與地心引力方向垂直的開展姿勢,一致的下垂姿勢,就減小了能量的消耗。這也是植物在長期的演化過程中形成的一種適應方式。

舞草可以伴隨音樂翩翩起舞,舞草“跳舞”,並非整個植株在運動,引起人們興趣的所謂舞蹈,是它的一對側小葉能進行明顯的轉動:或做360度的大回環,或做上下襬動。同一植株上各小葉在運動時雖然有快有慢,但卻頗具節奏。時而兩片小葉同時向上合攏,然後又慢慢地分開平展,似蝴蝶在輕舞雙翅;時而一片向上,另一片朝下,象藝術體操中的優美舞姿;有時許多小葉同時起舞,此起彼落,蔚爲奇觀。

如果光照越強或聲波振動越大,運動的速度就會越快,直至晚上所有葉片下垂閉合睡眠爲止。每當太陽下山,當夜幕降臨時,光線變弱,與白天的光線有了差別和變化,海綿體就會收縮,葉子便垂了下來,緊閉而貼於枝幹上。

舞草側小葉不停舞動的原因是由於其小葉柄基部的海綿體組織對光有敏感反應的結果。每當太陽照射,溫度上升,植物體內水分加速蒸發,海綿體就會膨脹,小葉便左右擺動起來。此外,舞草還會有聲感,當它受到音量35-40分貝的歌聲振盪時,海綿體也會收縮,帶動小葉片翩翩起舞。

研究表明,當外界氣溫達到20C以上時,舞草的側小葉開始轉動。氣溫上升到30度C以上,它的轉動最爲活躍,速度也加快了許多。

舞草側小葉的轉動既不像含羞草那樣由外界刺激引起,也不似向日葵那樣有明顯的趨光性。這種運動現象在植物界確屬罕見。那麼舞草因何而舞?仍是個謎,還有待於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跳舞草文化延伸

舞草,還有一個非常悽美的傳說。古時候,西雙版納有一位美麗善良的傣族農家少女,名叫多依,她天生酷愛舞蹈,且舞技超羣。她常常在農閒時間巡迴於各族村寨,爲廣大貧苦的老百姓表演舞蹈。身形優美、翩翩起舞的她好似林間泉邊飲水嬉戲的金孔雀,又像田野上空自由飛翔的仙鶴,觀看她跳舞的人都不禁沉醉其中,忘記了憂愁,忘記了痛苦,甚至忘記了自己。天長日久,多依名聲漸起,聲名遠揚。後來,一個可惡的大土司帶領衆多家丁將多依強搶到他家,並要求多依每天爲他跳舞。多依誓死不從,以死相抗,趁看守不注意時逃出來,跳進瀾滄江,溺水而亡。許多窮苦的老百姓自發組織起來打撈了多依的屍體,併爲她舉行了隆重的葬禮。後來,多依的墳上就長出了一種漂亮的小草,每當音樂響起,它便和節而舞,人們都稱之爲“舞草”,並視之爲多依的化身。所以舞草所代表的花語是:完美愛情。

另據傳說,古時候有一傣族少女殉情自殺,死後便化身爲舞草。所以,一旦遇到多情的小夥子高唱情歌,它就會隨歌起舞。

舞草何以起舞,植物學家普遍認爲與陽光有關,有光則舞,無光則息,就像向日葵衝着太陽轉動頭莖一樣。具體深入研究,還有各種分歧。有的認爲是植物體內微弱電流的強度與方向的變化引起的;有的認爲,是植物細胞的生長速度變化所致;也有人認爲是生物的一種適應性,它跳舞時,可躲避一些愚蠢的昆蟲的侵害,再就是生長在熱帶,兩枚小葉一轉,可躲避酷熱,以珍惜體內水分。風流草究竟爲何晝轉夜停,仍存在着很多疑問,要解開這個謎還需植物學家們繼續深入探索。

百科 跳舞草歷史記載 跳舞草 跳舞草產地生境
相關內容
熱門圖文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