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花卉谷 > 養花知識 > 植物知識
導航

地榆

來源:百花花卉谷 2.09W 次

地榆簡介

地榆

地榆,薔薇科地榆屬的植物,別名“黃爪香”、“玉札”等。屬多年生草本,高50~150釐米,生長於海拔30米至3,000米的地區。常見於灌叢中、山坡草地、草原、草甸及疏林下,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地榆植物形態

地榆 第2張
多年生草本,高30-120釐米。根粗壯,多呈紡錘形,稀圓柱形,表面棕褐色或紫褐色,有縱皺及橫裂紋,橫切面黃白或紫紅色,較平正。莖直立,有稜,無毛或基部有稀疏腺毛。基生葉爲羽狀複葉,有小葉4-6對,葉柄無毛或基部有稀疏腺毛;小葉片有短柄,卵形或長圓狀卵形,長1-7釐米,寬0.5-3釐米,頂端圓鈍稀急尖,基部心形至淺心形,邊緣有多數粗大圓鈍稀急尖的鋸齒,兩面綠色,無毛;莖生葉較少,小葉片有短柄至幾無柄,長圓形至長圓披針形,狹長,基部微心形至圓形,頂端急尖;基生葉托葉膜質,褐色,外面無,毛或被稀疏腺毛,莖生葉托葉大,草質,半卵形,外側邊緣有尖銳鋸齒。穗狀花序橢圓形,圓柱形或卵球形,直立,通常長1-3(4)釐米,橫徑o.5-1釐米,從花序頂端向下開放,花序梗光滑或偶有稀疏腺毛;苞片膜質,披針形,頂端漸尖至尾尖,比萼片短或近等長,背面及邊緣有柔毛;萼片4枚,紫紅色,橢圓形至寬卵形,背面被疏柔毛,中央微有縱稜脊,頂端常具短尖頭;雄蕊4枚,花絲絲狀,不擴大,與萼片近等長或稍短;子房外面無毛或基部微被毛,柱頭頂端擴大,盤形,邊緣具流蘇狀乳頭。果實包藏在宿存萼筒內,外面有鬥稜。花果期7-10月。

分佈情況

產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甘肅、青海、新疆、山東、河南、江西、江蘇、浙江、安徽、湖南、湖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生草原、草甸、山坡草地、灌叢中、疏林下,海拔30-3000米。廣佈於歐洲、亞洲北溫帶。

生長習性

地榆 第3張
喜溫暖溼潤環境,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 宜選腐殖質壤土或砂質壤土栽培。高溫多雨季節生長最快,怕乾旱。多生長於草原、草甸、山坡草地、灌叢中、疏林下,路旁或田邊,海拔30-3000米。

藥用價值

本種根爲止血要藥及治療燒傷、燙傷,此外有些地區用來提製栲膠,嫩葉可食,又作代茶飲。

各家論述:

1.《綱目》:地榆,除下焦熱,治大小便血證。止血,取上截切片炒用,其梢則能行血,不可不知。楊士瀛雲:諸瘡痛者加地榆,癢者加黃芩。

2.《本草求真》:地榆,諸書皆言因其苦寒,則能入於下焦血分除熱,俾熱悉從下解。又言性沉而澀,凡人症患吐衄崩中腸風血痢等症,得此則能澀血不解。按此不無兩歧,詎知其熱不除,則血不止,其熱既清,則血自安,且其性主收斂,既能清降,又能收澀,則清不慮其過泄,澀亦不慮其或滯,實力解熱止血藥也。

地榆 第4張
3.《本經續疏》:地榆者不治別因之帶下,並不治七傷帶下病之不痛者,惟能稱七傷帶下病止痛,又可見矣。何況血去氣散,風乘虛入而爲惡肉,風乘營衛之相遭而鼓盪爲汗,金瘡被風而痛不可瘳,不皆爲地榆所屬耶?《別錄》之止膿血、諸痿、惡瘡、熱瘡,產後內塞作金瘡膏,皆於《本經》推類言之。惟消酒、除消渴、補絕傷。則其義若別有在者,然氣盛而鼓風入血,何異血虛而風乘以入,風入而更耗其血,何異風入而大耗其津液[1],風橫梗於氣血之間,何異氣血之不相續,則仍是血虛氣違爲根本,風氣攪擾於其間乃爲病,而治之以化風氣爲生氣,致氣血使調和得巽而相入矣。

4.《本草選旨》:地榆,以之止血,取上截炒用。以之行血、取下截生用。以之斂血,則同歸、芍。以之清熱,則同歸、連。以之治溼,則同歸、芩。以之治血中之痛,則同歸、萸。以之溫經而益血,則同歸、姜。大抵酸斂寒收之劑,得補則守,得寒則凝,得溫暖而益血歸經,在善用者自得之而已。

5.《本草正義》:地榆苦寒,爲涼血之專劑。婦人乳痛帶下,多由於肝經鬱火不疏,苦寒以清泄之,則肝氣疏達,斯痛可已而帶可止;然氣滯痰凝之乳痛,及氣虛不攝之帶下,非其治也。止痛除惡肉,皆以外瘍言之,血熱火盛,則痛而多惡肉,地榆清熱涼血,故止瘍患作痛,而能除惡肉。《本經》又療金瘡,《別錄》謂止膿血,惡瘡熱瘡,可作金瘡膏,皆即此清火涼血之功用。且所謂主七傷,補絕傷,亦皆指外瘍言之,非謂地榆苦寒,能治虛損之勞傷也。止汗而除消渴,皆寒以勝熱之效。消酒者,即苦寒以勝溼退熱也。

6.《本經》:主婦人七傷,帶下病,止痛,除惡肉,止汗,療金瘡。

7.《別錄》:止膿血,諸痿,惡瘡,消酒,除消渴,補絕傷,產後內塞,可作金瘡膏。主內漏不止,血不足。

8.《藥性論》:止血痢蝕膿。

9.《唐本草》:主帶下十二病。

地榆 第5張
10.《日華子本草》:排膿,止吐血,鼻洪,月經不止,血崩,產前後諸血疾,赤白痢並水瀉,濃煎止腸風。

11.《開寶本草》:別本注云,止冷熱痢及疳痢熱。李杲:治膽氣不足。

12.《滇南本草》:治酒寒,面寒疼,肚腹疼。

13.《綱目》:汁釀酒:治風痹,補腦。搗汁塗虎、犬、蛇、蟲傷。

14.《本草正》:清火明目。治帶濁痔漏,產後陰氣散失。亦斂盜汗,療熱痞。

15.《藥品化義》:解諸熱毒癰。

16.《藥物圖考》:調敷湯火傷,疳瘡潰爛。

17.《昆明民間常用草藥》:治胃痛,胃腸出血。

繁殖方法

地榆 第6張
主要用種子和分根繁殖。種子繁殖分秋播和春播兩種。秋播多在8月中、下旬,春播多在3、4月播種。條播,行距45cm,開淺溝,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覆土1cm左右,1h㎡播種量15-22.5kg。如遇土壤乾旱需進行澆水,約2星期出苗。在早春乾旱地區,亦可採用育苗移栽方法。分根繁殖:早春母株萌芽前,將上年的根全部挖出,然後分成3-4株不等,分別栽植。每穴1株,株距35-45cm,行距60cm。

中國北方栽培幼齡植株冬季不需要覆蓋防寒。生長季節4-11月,以7、8月生長最快。以富含腐殖質的砂壤土、壤土及粘壤土栽培爲好。種子發芽率約60{bf},如溫度在17-21℃,有足夠的溼度,約7天左右出苗。當年播種的幼苗,僅形成葉簇,不開花結子。翌年7月開花,9月中、下旬種子成熟。

栽培管理

直播,當苗高10cm左右,需間苗1次,株距35-45cm,在植株生長期間要注意鬆土除草,抽莖期注意追肥,以追施氮肥和磷肥爲主,施用人糞尿、豆餅、過磷酸鈣、草木灰等。抽花莖時要及時摘除。

病蟲防治

地榆 第7張
病害有白粉病,春季開始發生。主要以勤除雜草,合理密植,使田間通風透光,避免溼度過高的方法來預防。蟲害有金龜子,爲害期間用50{bf}馬拉硫磷800-1000倍澆灌防治幼蟲。

採收儲藏

春播2、3年種、秋季均可採收,於春季發芽前,秋季枯萎前後挖出,除去地上莖葉,洗淨曬乾,或趁鮮切片乾燥。

地榆 極地植物
相關內容
熱門圖文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