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花卉谷 > 養花知識 > 植物知識
導航

香港植物標本室

來源:百花花卉谷 3.04W 次

香港植物標本室簡介

香港植物標本室成立於1878年,是現時香港最完善的一個植物標本室。這裏共有約43,000個植物標本可供參考。館藏標本主要是本土的維管束植物(蕨類、裸子植物及顯花植物),亦有華南地區及東南亞國家的標本。

館藏標本中有不少是在一百年前採集的,更有約三百個模式標本(模式標本是用作描述及發表新種的依據),使標本室在區域上顯出其重要性。請參看模式標本,瀏覽更多詳細資料。

標本是以科歸類,蕨類植物採用了1978年的秦仁昌系統,裸子植物採用Kubitzki(1990)系統,顯花植物則採用Cronquist(1988)系統。

香港植物標本室

植物標本均被壓乾,並在攝氏零下30度處理72小時,然後再經釘裝及鑑定,才存放在鋼櫃內。而標本室是24小時溫度及溼度調節的。

香港植物標本室歷史沿革

植物標本室是一個收藏植物標本的地方。這些標本通常是經幹壓後,再小心地釘裝在咭紙上。貼上有關的資料及已確定的品種名稱,並根據分類系統分別存放在分層的儲藏櫃內。植物標本是辨認植物品種的關鍵,爲變化多端的植物及科學研究提供永久的參考資料,同時亦作爲新採植物鑑定種名的真確對照資料。植物標本室所收藏的標本,是經很多位植物學家及採集人花了多年時間累積而成。簡單來說,植物標本室和圖書館是相類似的,標本室是儲存經小心製作的植物標本,植物標本及其標籤上所載的資料爲科研的重要材料。

在十七及十八世紀有關香港的記載,均沒有提及香港有樹林存在。大部份西方人士都描述當時香港島是個貧脊及荒蕪的地方。英國艦隻Sulphur號上的外科醫生Hinds於一八四一年隨船到香港,期間採集了一百四十個品種的植物標本。這是香港植物採集史上的第一個正式的科學記錄。

香港開埠最初的三十年間,很多著名的植物學家在港進行大規模的採集活動,同時亦發現了很多新的植物品種。可惜這些標本都被帶離香港。直至一八七八年香港植物標本室成立後纔有一個正式儲存植物標本的地方。香港植物標本室是中國首個對公衆開放的植物標本室。該室已列入《國際標本室名錄》,其專用代號HK是國際通用的。

香港植物標本室的發展

香港植物標本室 第2張

1872:政府花園部監督C. Ford在是年的年報中提及政府花園是設立乾壓植物標本室的理想地點。

1878:C. Ford於報告中提及植物標本室將會成立,並以他在香港及華南地區所採集的標本作爲設立植物標本室的基礎。這個植物標本室更是中國首個對外開放的植物標本室。

1904:標本室的標本數量不斷增加,其中包括標本室人員在本港及華南地區的採集,亦有購自鄰近國家的標本及這些國家的捐贈。當時的植物及林務部監督Dunn在年報中述及「標本室日漸成爲遠東植物學中心,這從中國各地向標本室查詢植物資料日益增多而可見一斑。

1912:Dunn 及Tutcher合作出版了《廣東及香港植物誌》,該書詳盡記錄了南中國一帶植物的資料。

1940:由於標本室在當時已具國際聲譽,故在二次大戰香港淪陷前,標本得以遷往馬來亞,由星加坡植物公園暫管。

1948:標本室遷回香港,可惜所藏圖書大部份散失。運回的標本則暫存於港督府(現今的香港禮賓府)用膳廳。

1962:標本室出版第一版油印本香港植物名錄,共編錄了1,767個本土維管束植物物種及其24個變種。

1978:香港植物標本室成立100 週年。「香港植物標本室百周年紀念展」在香港歷史博物館舉行。

1989:標本室與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研究所共同發表了Asarum hongkongense 香港細辛, 這是一個從未被人發現的新種。

1999:標本室與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研究所開展了一合作項目,由該所籌組華南植物學家,全面審定標本室所收藏的標本。

2003:香港植物標本室成立125週年。「專家審定」計劃完成,並據此編訂新版《香港植物名錄》及《香港稀有及珍貴植物》。標本室與香港的植物分類學家及華南植物研究所合作,開始編纂全新的《香港植物誌》(英文版)。

2007: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及香港植物標本室共同合作編寫的《香港植物誌》(第一卷)英文版,在2007年2月出版。

2008: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及香港植物標本室共同合作編寫的《香港植物誌》(第二卷)英文版,在2008年3月出版。

2009: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及香港植物標本室共同合作編寫的《香港植物誌》(第三卷)英文版,在2009年5月出版。

2011: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及香港植物標本室共同合作編寫的《香港植物誌》(第四卷)英文版,在2011年4月出版。

植物 香港 標本室 養花散射光的標準
相關內容
熱門圖文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