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花卉谷 > 養花知識 > 植物知識
導航

萱草的文化背景

來源:百花花卉谷 4.28K 次
萱草的文化背景
歷史記載
萱草在中國有幾千年載培歷史,萱草又名諼草,諼就是忘的意思。最早文字記載見之於《詩經· 衛風·伯兮》:"焉得諼草,言樹之背"。朱熹注曰:"諼草,令人忘憂;背,北堂也。"
另一稱號忘憂(忘憂草),來自《博物志》中:"萱草,食之令人好歡樂,忘憂思,故曰忘憂草。《詩經疏稱:"北堂幽暗,可以種萱";北堂即代表母親之意。古時候當遊子要遠行時,就會先在北堂種萱草,希望減輕母親對孩子的思念,忘卻煩憂。唐朝孟郊《遊子詩》寫道:"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門,不見萱草花。王冕《偶書》"今朝風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爲母壽,所喜無喧譁。"歷代文人也常以之爲詠吟的題材,曹植爲之作頌,蘇東坡爲之作詩,夏侯湛爲之作賦,一一的點出萱草在生活中的地位。萱草又名‘宜男草’,《風土記》雲:‘妊婦佩其草則生男’,故稱此名。
萱草在中國有悠久的栽培歷史,早在二千多年前的《詩經魏風》中就有記載。後來的許多植物學著作中,如《救荒本草》、《花鏡》、《本草綱目》等多有記述。《花鏡》中還首記載了重瓣首草,並指出它的花有毒,不可食用。

相關詩詞
萱草(明·高啓)。
萱草(宋·蘇東坡)。
萱草(唐·李嶠)。
萱草(宋·蘇轍)。
萱草(宋·朱熹)
對萱草(唐·韋應物)。
詠常季庭前萱草(清·姚永概)。
遊子詩(唐·孟郊)。
酬夢得比萱草見贈(唐·白居易)。
魏氏園林人賦一物得秋亭萱草(陳子昂)。
惜餘春慢/選冠子(陳德武)。
滿庭芳(黃庭堅)。
贈李彥深(黃庭堅)。
牡丹(李商隱)。
庭前(陸龜蒙)。
萱草(李鹹用)。
所思(李中)。

醫藥典故
明·高啓《萱草》。
萱草,俗稱黃花菜,它不僅是名花佳卉,也是佳餚良蔬,自古以來就爲歷代詩人所吟詠。在歷史文獻中,不僅留下許多明詩佳作,而且還有動聽的傳說。

傳說故事
相傳,大澤鄉起義前的陳勝,家境十分貧困,因爲家中無米下鍋,不得不出去討飯度日,加之營養缺乏,他患了全身浮腫症,脹痛難忍。
有一天,陳勝討飯到一戶姓黃的母女家,黃婆婆是個軟心腸,她見陳勝的可憐模樣,讓他進屋,給他蒸了三大碗萱草花讓他吃。對當時的陳勝來說,能解決飢寒交迫的萱草花是那樣香甜可口,不亞於山珍海味。只見他狼吞虎吞,不一會三大碗萱草花全進肚子裏去了。幾天後,全身浮腫便消退了。陳勝十分感謝黃家母女,並表示今後會報答的。
大澤鄉起義後,陳勝稱王之時,他沒有忘記黃家母女,爲感謝黃家母女的恩情,便將她們請進宮裏。每天擺酒設宴,那無數佳餚珍膳都引不起陳勝的食慾。突然,陳勝想起了當年萱草花的美味,便請黃婆婆再蒸一碗給他吃。黃婆婆又採了一些萱草花,親自蒸好送給陳勝。陳勝端起飯碗,只嘗一口,竟難以下嚥,連說:“怎麼回事,味道不如當年了,這可太奇怪了。”黃婆婆說“實際沒什麼可奇怪的,這真是飢餓之時萱草香,吃慣酒肉萱草苦啊!”一席話,羞得陳勝跪倒在地連連下拜。黃婆婆連連說:“使不得,使不得”,忙把陳勝扶起來。
從此,陳勝將黃家母女留在宮中,專門種植萱草,並時常吃它。同時,又給萱草另外取了二個名字,一名爲“忘憂草”,一名爲“黃花菜”。因爲黃婆婆的女兒名叫金針,而且萱草葉的外形像針一樣,所以人們又叫它“金針菜”。
消息一傳開,人們就紛紛用萱草根來治療浮腫病症,後來被郎中發現,經過反覆應用成爲一味常用中藥。
文化背景 萱草 電視背景牆植物
相關內容
熱門圖文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