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花卉谷 > 花語系列 > 農林牧漁
導航

高粱

來源:百花花卉谷 1.03W 次

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禾本科高粱屬一年生高大草本植物。稈高低懸殊,粗壯,直立,基部節上具支撐根;葉寬大而長,葉鞘無毛或稍有白粉;葉舌硬膜質,先端圓,邊緣有纖毛;葉片線形至線狀披針形,基部圓或微呈耳形,表面暗綠色;圓錐花序疏鬆;兩穎均革質,穎果兩面平凸,初時黃綠色,成熟後爲暗棕色;花柱分離,柱頭帚狀。花果期6—9月。

高粱原產於非洲,從印度傳入中國。主要分佈在亞洲、非洲和美洲。早在3000年前,中國黃河流域等地就有栽培高粱的歷史。高梁是喜溫作物,適應性較強,既抗旱又抗澇,所以裁培面積較廣;怕霜凍害,春季適時早播,地面最低溫度達-3℃時植株將死亡。幼苗對光照最敏感,故北方品種南移則生育期縮短,南方品種北移則生育期延長。

高粱

地區分佈

分佈於全世界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中國南北各省區均有栽培。

生長習性

高粱原產於熱帶,要求較高的生育溫度。種子在6~10℃下就能發芽,最適發芽溫度爲25~30℃。出苗至拔節期,適宜生育溫度爲20~25℃。拔節至抽穗期爲高粱生育盛期,要求的適宜溫度爲25~30℃。開花授粉是高粱生殖器官生理活動旺盛時期,對溫度要求比較嚴格,在26~30℃溫度下有利於開花授粉和結實。高粱是作物,光合效率高,在整個生育期間都需要充足的光照,屬短日照作物。高粱耐逆境能力較強,具有抗旱、抗澇、耐鹽鹼、耐瘠薄、耐高溫、耐冷涼等多重抗性。其對土壤的適應能力很強,不論是種在鬆散的沙壤土上,還是在黏土上,甚至鹽鹼土上均可生長,以種在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上最爲適宜。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高粱爲兩性花,一般低溫多溼條件下開花時間更長。高粱開花時,由於兩枚漿片膨脹的壓力很快就使內外穎殼張開,這時柱頭和花葯同時伸出穎殼以外,花葯裂開並散佈花粉,伸到穎殼以外的柱頭就可以接受本株的花粉自交,也可接受其他植株的花粉而異交,因此高粱是典型的常異交作物。剛開花的花粉粒生活力最強,萌發率最高,花粉管伸長速度最快。花粉通常存活3~6小時,而柱頭有受精力可達到開花後1周,最佳授粉期在開花後72小時期間內。高粱開花後可於穎外進行授粉,天然異交率較高。雜交授粉的比率受風向、風力和穗形的影響,散穗比緊穗更易雜交。花果期6~9月。

人工繁殖

種子繁殖

根據生產目的,選擇適宜當地生態條件、高產、優質、抗病力及抗逆力強的高粱品種。依照各地氣候確定播種時間,一般土壤耕層5釐米溫度穩定通過10℃~12℃時爲宜。播前曬種2~3天,精選無病蟲害、飽滿、色澤鮮豔的籽粒作種子。播種方法有人工播種、育苗移栽和機械精量播種。

栽培技術

選地整地

選地:高粱根系發達吸水吸肥力強,宜選擇平坦疏鬆較肥沃的地塊種植。因高粱有抗旱耐澇耐鹽鹼耐瘠薄的特性,所以低窪易澇地塊或是瘠薄幹旱的鹽鹼地塊也可種植。高粱對前茬要求不嚴格,玉米茬、大豆茬均可。因高粱對農藥敏感,所以忌選前茬施用長殘效類農藥的地塊。

整地:整地質量是抓全苗及決定產量的關鍵環節,播種前必須做到精細整地,將地耙平、耙細。高粱提倡進行秋整地以確保春季土壤墒情,要做到秋季儘早深耕且耕深一致,做到秋耕、秋耙、秋起壟。春季化凍後和返漿前對起壟地塊進行鎮壓,並在播前耮地,使播種地塊土壤達到平整,無大土塊、暗坷垃,爲苗全、苗齊奠定基礎。深耕整地的技術要求:根據土壤溼度適時深耕,一般秋季土壤含水量在15%-20%時深耕效果最佳;根據土壤狀況掌握深度,一般耕深以30釐米左右爲宜,同時還要考慮土壤質地,耕層深度和施肥量等條件。

輪作倒茬

高粱忌連作,合理的輪作方式是高粱增產的關鍵。高粱的理想前茬是大豆茬,其次是玉米茬、馬鈴薯茬等。適宜的後茬最好是大豆茬、或與玉米、穀子輪作。

田間管理

間苗、定苗:苗後3-4葉期間苗,5-6葉期定苗。定苗時要做到等距留苗,留壯苗、正苗,不留雙株苗、二茬苗,還應拔除雜株,提高純度,充分發揮良種的增產效應。

中耕:高粱苗期一般中耕2-3次,第1次結合定苗進行;10-15d後進行第2次。提倡鏟前趟一犁,鏟、趟結合進行。建議拔節前後進行一次中耕,此次中耕要和追肥、培土相結合,促進高粱生育的同時,增強防風、抗倒和土壤蓄水保墒能力。

適時灌溉:高粱需水特點是苗期需水約佔全生育期總需水量的10%;拔節孕穗期佔50%;孕穗至開花期佔15%;灌漿期佔20%;成熟期佔5%左右。爲確保高粱高產穩產,應重點掌握在拔節孕穗期,開花期和灌漿期適時適量灌水。

施肥管理

需肥特點:高粱喜肥,對肥料反應非常敏感,吸肥能力強,不同生長期所需肥料也各有不同。據相關資料顯示,每生產100千克高粱子實,需要吸收氮2.6千克,磷1.36千克,鉀3.06千克。出苗至第1片真葉展開的階段,生長速度較慢,需肥量不高。第1片針葉展開後,長速明顯加快,需肥量逐漸增多。尤其是在拔節孕穗期階段,植株迅速生長,莖葉繁茂,所需養分數量迅速增多,吸收速度最快,此時是肥料利用率最高的時期,也是決定產量的關鍵階段。充足均衡的養分能促使粒大且飽滿,實現優質增產。

種子萌發至苗期階段,適量增施磷肥能加速種子萌發、芽苗生長,在株高、出葉速度和葉面積等方面均可產生較大的影響。拔節期,適量增施氮肥,能促進株高、葉面積,促進高粱穗提早分化。適量追施鉀肥,能促進籽粒數量。灌漿期階段,適量增施氮肥,可提高籽粒蛋白質含量。補施磷肥,對幹物質的運輸、轉化和積累都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施肥方法:結合整地施足底肥,種肥以磷肥爲主,可施35%專用複合肥30-35千克/667平方米,配施有機肥1500-2000千克。出苗後,可視出苗情況施入提苗肥。拔節期一般可施腐熟農肥1000千克/667平方米,尿素10-15千克/667平方米。孕穗期可施農肥1000千克/667平方米,尿素20千克/667平方米。灌漿期可施1 000千克/667平方米農肥,尿素8-10千克/667平方米。抽穗至灌漿期,適量噴施磷酸二氫鉀,以促進早熟及增加產量。追肥時不要將肥料露在地表面,追肥後應及時澆水,每次追肥、澆水應根據作物長勢、天氣等情況酌情掌握。

病蟲害防治

黑穗病

黑穗病從名字就知道它危害高粱穗部,發病時主要在穗期才顯露特徵,不到穗期察覺不出,也有部分在前期會顯露一些症狀。即是種植生長弱勢矮化,莖節短小,葉片簇生;在穗期變現爲穗基部膨大,穗較小,穗內有黑色粉末。

防治方法:此病通過病菌傳播,多是病菌孢子在土壤或殘株上越冬,來年借風雨傳播。在種植時選擇抗病性強的品種,再將田間的清理乾淨,尤其是病殘株,集中燒燬或深埋,再將土壤深翻消毒,合理輪作,精耕細作。如果是個別發病,先將病株拔除,用石灰粉撒在病穴消毒,如果是大規模發病,可用藥劑噴灑防治。

鏽病

鏽病也是危害極大的病害,它主要危害葉片,多發病在穗期前後,發病時葉片出現紅、紫以及褐色的小病斑,隨着病菌感染蔓延,病斑逐漸擴散,最後葉片出現大片的病斑,病斑中有孢子堆,這些孢子在破裂後會有鏽色的粉末,從遠處看,就像葉片生鏽了一樣。

防治方法:同樣的是孢子細菌在土壤或病殘株上越冬或越夏,再在再在後,孢子進入幼苗葉片中,逐漸擴散成病斑。選擇抗病品種,加強肥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清理病葉和雜草,減少病原,發病初期用三唑酮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噴灑防治。

粘蟲

粘蟲又叫行軍蟲,喜羣居,主要危害玉米和高粱等作物,常常羣居於葉片,白天潛伏、晚上行動,啃食葉片葉肉,往往在爆發期,將高粱葉片全部吃掉,只留下一個莖杆,使高粱不能正常生長,嚴重時植株死亡或顆粒無收。

防治方法:在成蟲是開始誘殺,傍晚時分在田間放置一盆或多盆裝有誘殺劑的盆,誘殺劑可用糖醋酒自行調配。或者在6月產卵季節,在田間放置草把引誘成蟲產卵,然後再將草把燒掉,杜絕蟲源。及時除草,減少蟲卵,發病嚴重時運用藥劑防治,但要注意藥劑使用,粘蟲對農藥的抗性隨蟲齡的增加而增加,如果藥劑使用過度,對高粱和環境也會造成污染。

主要價值

食用價值

高粱是世界上種植面積僅次於小麥、玉米、水稻、大麥的第五大谷類作物。高粱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籽粒含有豐富的澱粉、蛋白質、脂肪、鐵、鎂、硒、膳食纖維等營養成分,此外,還含有多酚、花青素、植物固醇等多種功能活性成分,對人體健康十分有益。高粱籽粒自古就是人類的口糧之一,由於現代飲食結構的改變,其作爲粗糧受到人們的青睞。高粱的食用和加工具有地域特點,東北地區習慣將籽粒加工成高粱米食用,黃河流域則習慣將籽粒磨成麪粉,做成各種風味的麪食;在亞洲和非洲的乾旱或半乾旱地區,以高粱爲原料的加工食品已經成爲當地人們的主食;在國外,高粱也會被做成古斯米(Couscous)、意大利麪(Pasta)等食物供人們食用。

經濟價值

高粱籽粒中支鏈澱粉含量高、蛋白質含量適中、脂肪含量低,且含適量的單寧、灰分及粗纖維等物質,是釀造白酒的重要原料。作爲釀造原料,高粱籽粒還可用於生產啤酒、醋及飲料等。高粱籽粒用作家畜和家禽的飼料時,其飼用價值與玉米相近。而且,由於高粱籽粒中含有單寧,加入配方飼料中可以有效地預防幼畜、幼禽的白痢病。高粱的莖葉可作青飼料或青貯飼料。甜高粱的莖稈可製糖,還可用來生產乙醇,用作新型燃料。此外,高粱莖稈還可用於製作板材、造紙,髓可加工成食用纖維;高粱殼可用於提取天然色素;穗莖可作掃帚;高粱蠟粉加工成蠟質,具耐高溫特性,可在航空器上應用。

藥用價值

高粱種子、種皮和根均可入藥。高粱種子味甘、澀,性溫,具有健脾止瀉、化痰安神的功用,主要用於醫治脾虛泄瀉、霍亂、消化不良、痰溼咳嗽、失眠多夢。高粱種皮具有和胃消食的功用,主要用於醫治小兒消化不良。高粱根味甘,性平,具有平喘、利水、止血、通絡的功用,主要用於醫治咳嗽喘滿、小便不利、產後出血、血崩、足膝疼痛。

地區分佈 高粱 生長習性
相關內容
熱門圖文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